传染病的发生需要有三个基本条件,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主要有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人和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主要有空气、飞沫、尘埃,水、食物、苍蝇,手、用具、玩具,吸血节肢动物(如蚊子、跳蚤),以及血液、体液、血制品和土壤等;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一传染病缺乏免疫力的人。要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工作,首先要做好传染源的管理,同时实行严格的传染病报告制度,以便早期发现传染病。
一、主要传染病的分类
(一)霍乱 流行因素:与饮食及饮食习惯有关。大多数病人有进食海产品、生腌制品和不洁食物史。流行月份6~10月。 防制措施:加强卫生宣传,做好饮食卫生管理,杜绝食用生腌海产品。大搞爱国卫生活动,消灭蚊蝇孳生地,消灭蟑螂,加强外环境病原体监测,做好疫源地消毒等。流行期间要对饮用水实行过氯消毒。
(二)病毒性肝炎 流行因素:病毒性肝炎分甲、乙、丙、丁等型,各型的流行因素不同,主要有血源传播和饮食传播。全年均可发生,没有明显季节性。 防制措施:广泛开展接种甲、乙类型肝炎疫苗,做好饮食卫生,同时采用一次性注射器,定期进行体质检查等措施。
(三)痢疾 流行因素:主要通过食物、水源,特别是特别是苍蝇、蟑螂接触的食物等途径传播。痢疾的发生多数是由于食用受污染的食物而引起。 防制措施:开展饮食卫生知识宣传,加强饮食用水卫生管理,及时发现传染源。从事食品、饮食公共场所行业人员每年应进行健康检查。
(四)肺结核 流行因素:主要是,结核病人通过痰、飞沫将结核病菌带入空气,再传染给人。 防制措施:在婴儿中开展卡介苗接种,发现传染源及时治疗,并对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每年进行健康检查。
(五)伤寒 流行因素:经食物、水源,苍蝇、蟑螂等传播。全年均可发病,4~9月为多发季节。 防制措施:食物型伤寒较为常见,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生水、残余饭菜。另外,要加强水源保护及落实消毒制度,预防水源性传播。
二、主要预防控制措施
(一)进行安全有效的疫苗预防接种。我国除了**规定的计划免疫用疫苗外,还逐步投产了甲肝减毒活疫苗、伤寒Vi疫苗、风疹减毒活疫苗、流行性腮腺炎减毒活疫苗等,同时还陆续引进了进口甲肝灭活疫苗、水痘灭活疫苗。现我市在散居儿童、中小学生、流动人口等易感人群中开展了上述疫苗的预防接种,获得良好的效果。
(二)开展各种形式健康教育。利用新闻、报刊、传单、培训等方式对群众开展了宣传教育,增强全民防病知识,自觉进行防病。
(三)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在城乡积极开展以爱国卫生运动和除四害(老鼠、臭虫、苍蝇、蚊子)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广泛运用物理消毒法和化学消毒法消灭传播媒介消灭污染环境的病原体。
传染病报告单位与电话:澄海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85722310
|